“想你的風又吹到了 XX”—— 這句曾紅極一時的文旅標語,如今正以病毒式的傳播速度席卷全國大小景區(qū)。從最初的新鮮有趣到如今的泛濫成災,公眾的態(tài)度也從欣然接受到厭倦反感,甚至衍生出 “想你的風別吹了” 這樣的調侃。這一現象,恰似一面棱鏡,折射出當前國內文旅產業(yè)深陷同質化泥潭的尷尬處境。?
破局文旅同質化:別讓 “想你的風” 吹成一陣 “虛風”.jpg (293.07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7-8 15:52 上傳
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,各地景區(qū)再次迎來客流高峰。然而,在這看似繁榮的景象背后,文旅同質化的頑疾卻如影隨形,成為制約行業(yè)發(fā)展的瓶頸。半月談記者在走訪中發(fā)現,不少家長對旅游體驗的千篇一律頗有微詞?!白叩侥睦锒际且粯拥姆鹿沤郑u著差不多的特產,孩子玩的項目也大同小異?!?一位帶著孩子出游的家長如是抱怨。?
事實上,文旅同質化的問題早已不是新鮮事。除了宣傳語的跟風模仿,“網紅景點” 的扎堆出現、“土味喊麥” 的輪番上演,都凸顯出一些地方文旅部門對流量的盲目追逐。這種 “抄作業(yè)” 式的發(fā)展模式,或許能帶來一時的熱度,卻難以支撐起文旅產業(yè)的長久繁榮。?
更深層次的同質化,還體現在景區(qū)建設、旅游產品和服務體驗等多個方面。在一些旅游城市,仿古商業(yè)街幾乎成了標配,青石板路、飛檐翹角、紅燈籠的組合讓人恍若置身 “復制粘貼” 的場景。所謂的 “地方特產”,仔細一看卻是全國景區(qū)通用款;水上樂園、漂流等消暑項目更是遍地開花,讓人難以分辨地域特色。這種千城一面的景象,不僅消解了地域文化的獨特性,更讓游客產生審美疲勞,甚至望而卻步。?
旅游的本質,在于體驗差異與新奇。當各地都在追逐同一股 “風”,當所有景區(qū)都變成一個模樣,旅游的意義也就大打折扣。這種同質化的發(fā)展模式,不僅損害了游客的體驗,更不利于文旅產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。它使得一些地方陷入 “低水平重復建設” 的怪圈,浪費了寶貴的文化和自然資源,也讓地方文旅失去了核心競爭力。?
值得欣慰的是,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嘗試打破這種同質化的困局。陜西推出 1200 余項暑期文旅活動,力求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;云南深耕夜間文旅消費,豐富 “夜經濟” 產品;江西南昌開放天然泳場,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消暑新選擇。這些舉措,雖然只是開始,卻展現出各地破解同質化難題的決心。?
要真正打破文旅同質化的魔咒,還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發(fā)展思路。各地文旅部門應該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,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文旅 IP。同時,要加強與文化、科技、教育等領域的融合創(chuàng)新,推出更多個性化、高品質的旅游產品和服務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游客真正感受到 “不虛此行” 的快樂,也才能讓文旅產業(yè)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?
暑期旅游熱潮還在持續(xù),這既是機遇,也是考驗。各地文旅能否抓住這個機會,擺脫同質化的束縛,為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,不僅關系到當下的旅游經濟,更關乎文旅產業(yè)的未來。希望 “想你的風” 能吹得更有特色,讓每一個地方都能散發(fā)出獨有的魅力。?
(綜合:半月談)
|